藏著并不等于遺忘 專輯介紹
時間 是一半的 有自己也混合著他人 生活 是一半的 是現(xiàn)實(shí)也摻雜想望的 當(dāng)生活已經(jīng)歇斯底里 倏地掀開時間的皺褶剝開身體 藏著的那些 摯愛的 沈迷的 瘋狂的 優(yōu)雅的多愁善感 我知道這就是你 那個好久不見的我自己 魏如萱waa wei 暌違三年 第六張個人專輯 【藏著并不等于遺忘 hidden, not forgotten】 是不安也是溫暖 是脆弱也是陽光 對望日夜的呼喚 我想要遠(yuǎn)走 卻從未走遠(yuǎn) 當(dāng)世界不是只有自己 卻更渴望_找到自己的模樣 11/20 to be or not to be. 從華麗張狂為自己逃跑的『末路狂花』 到失序受困逐漸找回自我的生活調(diào)適 關(guān)于那些被擱著的美好 都在這里了! 2016年魏如萱發(fā)行第五張個人專輯【末路狂花】,以『狂』激活對音樂的想象,帶著覺醒為自己逃亡打破框架。由waa詞曲創(chuàng)作的歌曲《你啊你啊》,更在youtube累積超過1,486萬點(diǎn)閱次數(shù),成為2016 hitfm年度百大單曲。 【末路狂花】專輯更拿下中華音樂人交流協(xié)會2016年度十大專輯、hitfm年度十大專輯,入圍第28屆金曲獎《年度專輯獎》、《最佳國語專輯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獎》、《最佳專輯制作人獎》、《最佳作曲人獎》(歌曲《你啊你啊》)等五項大獎,隔年再憑《雪女》音樂錄像帶入圍第29屆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像帶獎》,拿下2017 hito流行音樂獎《hito唱作女聲》,好評不斷。 從創(chuàng)作歌手、演員、電臺dj,到現(xiàn)在成為新手媽媽,在多重身分的考驗下,看似混亂失序的新生活,害怕無法再創(chuàng)作的焦慮,原來更多的恐慌都是來自于『愛』。少了和自己獨(dú)處寫歌的時間,睡眠變短了卻規(guī)律了,新專輯便是包裹著藏在生活里的各種選擇,而當(dāng)她想起還能夠唱歌創(chuàng)作的時候,依舊雀躍,依舊興奮,依舊迷人。 專輯概念來自安徒生童話故事集同名篇章 無論時間的塵有多厚 終將被光照亮 找到存在的理由 專輯概念最初來自于安徒生童話故事集中的同名篇章【藏著并不等于遺忘】,以三個短篇故事,講述在不同時間的流轉(zhuǎn)下,而引發(fā)的轉(zhuǎn)折與希望、記憶與愛。有些事也許被記下了,也許被人忘掉了,但有的只是隱藏在心的深處,藏著并不等于遺忘。 首波歌曲《恐慌癥》推翻既定印象 bye bye媽味 一起迎接睡眠恐慌癥 手機(jī)低電量焦慮、瀏海不齊焦慮、截稿日焦慮、睡不著好焦慮……尖叫狂喜,低吼失控,生活就是一連串的恐慌焦慮,微小的細(xì)節(jié)也能放大恐懼。面對情感,我們都有不得不的選擇,選擇隱藏或者不,都不會因為有了另一個身份就忘了自己,只是暫時藏起來了而已。即便成為了『母親』,也能是『歌手』,面對恐慌,原來我們都有! 首度與視覺藝術(shù)家登曼波、三金典禮視覺總監(jiān)及金獎設(shè)計師方序中合作 以濃烈色彩營造絕對恐慌不安氛圍 打造看見/看不見視覺設(shè)計 與『視覺藝術(shù)家』登曼波首度合作,跳脫日常打造如夢似幻超現(xiàn)實(shí)空間場景,在充滿想象的視覺構(gòu)圖里,以濃烈色彩攪拌各式情感;力邀好友設(shè)計師方序中操刀專輯設(shè)計,以『躲起來的字』為主軸,找尋藏在圖文里各種片段的waa。 而新專輯waa更挑戰(zhàn)淡妝上陣面對鏡頭,直視內(nèi)心的恐懼與不安,無論是少女還是成為了母親,她從不走重復(fù)的路,而是活成更自在美麗的模樣。 “you can’t go back and change the beginning, but you can start where you are and change the ending.” ― c.s. lewis 對于日常,我們經(jīng)常習(xí)以為常, 活得太過正常卻忘了理解,寧愿選擇隱藏。 那些看似黑暗冷冽的總暗藏著溫暖, 那些燦爛美麗的也包裹了不安與不堪。 如果看不見自己,是因為遺落了過去,抑或離未來還太遠(yuǎn), 如果可以,不愿這個世界只有我而已, 我愿意選擇現(xiàn)在,和你一起。 魏如萱攜手音樂靈魂伴侶 韓立康 / 葛大為 / 黃韻玲 / 陳建騏 / 林以樂(斑斑) 李焯雄 / 李格弟 / 李睿哲 / 呂康惟 / 何山 / 伍家輝 打造新專輯10+1首詞*曲*詩句 掀開那些被藏著的自我 用音樂治療不安克服恐懼 選擇也許不在當(dāng)下 而是在成為了之后 只要還能夠選擇的生活 都能成為美好 〔專輯完整曲目介紹〕 1.陪著你(電視劇《用九柑仔店》插曲)〔藏著陪伴〕 首次獻(xiàn)唱是在2018孕期限定演唱會〈milk and honey〉現(xiàn)場,訴說生命中有太多突發(fā)事件,如果能夠找到彼此,相互陪伴著就好了。歌曲也成為電視劇《用九柑仔店》插曲,以歌加溫串連起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找回溫暖。 2.don't cry, don't cry(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主題曲)〔藏著不被理解〕 魏如萱詞曲創(chuàng)作,陳建騏與韓立康共同制作,歌曲更入圍第30屆金曲獎《最佳單曲制作人》,以迷幻編曲再度拓展不一樣的音樂格局。繼《晚安晚安》、《好嗎好嗎》、《你啊你啊》,再創(chuàng)疊字金曲,唱給不被理解、需要被安慰的人與城市。 3.ophelia〔藏著愛情的真摯、瘋狂與悲哀〕 ophelia是莎士比亞悲劇作品之一《哈姆雷特》里,那個深陷愛情的溫柔女性,因為最終被拋棄背叛,因而精神錯亂失足落水的悲劇角色,也成為『為愛瘋狂』的代名詞。 最早waa曾在香港柴灣〈優(yōu)雅的刺猬〉音樂會演唱組曲:冰冷的狂熱+ophelia,那時的ophelia只有一段旋律和呢喃,但已窺見waa演唱時,成為ophelia的歇斯底里與瘋狂。新專輯收錄的歌曲,由陳建騏譜曲,李格弟填詞,加入詩人夏宇的短詩《我不知道我已經(jīng)給了我的早上》(節(jié)錄自《第一人稱》)在歌曲當(dāng)中,夏宇親自獻(xiàn)聲以唸詩的方式,為歌曲更增添了畫面感的戲劇張力。 4.恐慌癥〔藏著失序焦慮的自我〕 由深具個人色彩的新銳音樂人呂康惟創(chuàng)作,在篇幅不長的簡短詞句里,充滿自溺又尖銳的自我呢喃,加上waa譜寫的短詩《晚間愛人》,以獨(dú)特的唸唱方式,勾勒出一個象是層層夢境、充滿失序焦慮的空間,讓人窒息無法逃脫。 5.既然不再假裝自己不是多愁善感的詩人〔藏著多愁善感〕 在韓立康的編曲與制作下,以復(fù)古edm旋律揭開了這場不再假裝的愛情黑色喜劇,充滿節(jié)奏的編曲讓人不自覺跟著音樂擺動,是鮮少聽見waa演唱過的電子曲風(fēng),也讓歌曲充滿了新鮮的沖突趣味。我的疼痛,我的吻,還有那個你說完笑話后我給的微笑,都被一一吞噬再被你丟棄,既然沒有了愛,那就不再假裝自己不是多愁善感的詩人。 6.星期三或禮拜三 with 岑寧兒〔藏著我們〕 充滿如謎般的美麗幻影,是魏如萱與馬頔的男女合唱版本,帶來了觸碰愛情的感知與悸動;而魏如萱與岑寧兒重新詮釋的《星期三或禮拜三》女女版本,擁有的是淡然卻雋永的記憶,聽起來也許有些鼻酸,但超越了愛情深深地包裹著關(guān)于「我們」的一切,從前我不知道有你,但以后這世界多了期許,因為有著你,而且我愛你。 7.竊笑〔藏著笑容〕 葛大為填詞,伍家輝作曲,講述在失衡的愛情狀態(tài)里,已成為物件的情感,連笑容也被你占有,自我也被你帶走,「不是我/卻比我/擁有我」,所有你喜歡的都拿走,像個小偷偷走了我,原來那個愛笑的我。 8.海鷗先生我愛你〔藏著想念〕 由雀斑樂團(tuán)斑斑(林以樂)詞曲創(chuàng)作,帶著輕松簡潔的節(jié)奏,也是一首向『bossa nova之父』巴西歌手、作曲家joão gilberto致敬的歌曲。當(dāng)悠長的前奏響起,象是預(yù)見了那閃爍如鉆石般的海平面,成群抑或是散落在岸邊的海鷗,時而歇息,時而盤旋飛向遠(yuǎn)方,跨越距離,希望也把我的想念帶給你。 9.兒歌〔藏著那個還是少女的我〕 一首寫給兒子的歌曲,由李格弟填詞、黃韻玲譜曲,金木義則編曲。在銅管樂器響亮的音色里,交錯著此起彼落的和聲,充滿了百老匯爵士風(fēng)格,也讓人想起小玲老師的成名曲之一《藍(lán)色啤酒海》,而當(dāng)時唱這首歌的小玲老師和waa一樣,都剛好有了第一個小孩。 那些看似被偷走的時間,混雜著突如其來的措手不及和毫無頭緒,但也伴隨著最最豐沛的你的氣息你的笑容-我的小孩。即便成為了『母親』仍藏著『少女』的自我,身分的選擇也許不在當(dāng)下,而是在成為了之后。 10.彼個所在〔藏著我很想很想你〕 一首歌包含了四種語言(閩南語、廣東話、英語、華語),但要說的都是同一句話,就是「我想你」。 11.星期三或禮拜三 with 馬頔〔藏著我喜歡你〕 把在音樂上的欣賞合唱成一首歌,以「減法的實(shí)驗」,顛覆大家的固有想象,以簡單的吉他開場,不花俏,不張揚(yáng),像回到心動時刻最初的單純。一如作詞人李焯雄為waa演唱會寫過的文字:「星期三適合遺忘部分的悲傷,/星期三適合做決定,/星期三適合愛上一個人」想象:「假如,星期三喜歡上了禮拜三」會有什么樣的故事?第一眼就互相吸引,愛情如謎,必須保持清醒,但也混沌不明,還不太了解你,但我喜歡你。藏著并不等于遺忘歌曲
魏如萱的更多專輯